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研究动态>> 正文

研究动态


广西大学君武大讲坛|外国语学院介子学术讲坛第三十二讲

清华大学通专融合培养制度新探索——以新雅书院为例

10月11日下午,广西大学君武大讲坛|外国语学院介子学术讲坛第三十二讲于君武馆玉林厅顺利举行。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曹莉教授,应邀到我校作题为《清华大学通专融合培养制度新探索——以新雅书院为例》的报告。报告会由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主持。

图:曹莉教授为外语学院师生进行讲座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9月成立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意为“新博雅”。曹莉教授以新雅书院的建立和发展为例,介绍了清华大学通专融合培养制度的新探索。她提到,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新雅学院旨在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文理会通、跨文明思考、跨学科创新的志趣、气质和能力,办学特色包括文理相长、通专融合、自择专业、全面发展。随后,曹莉教授追溯关于“自由教育”概念的发展历程,对比中西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点明培养跨学科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新雅学院从通识教育出发,由通而专、通专融合,她说:“每一个人的素养提高,交流的质量才会提高。”

图:曹莉教授作专题报告

图: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主持报告会

此外,曹莉教授还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因此,新雅学院开设多门通识课程,课程要求大量的写作,大量的小班讨论,学生的训练量非常大。课堂上老师讲课以传授知识,同学们思考以交流想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新雅学院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思辨能力。曹莉教授希望通过新雅书院的办学模式,与广西大学,与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交流其“育人、教人、培养人”的办学理念,为广西大学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在提问环节中,老师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曹莉教授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对于新雅学院的模式是否适用于广西大学的问题,曹莉教授解答道:“任何广西大学以外的人都无法确定这样的培养制度是否有适用性。十年做一件事,所有事情的完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首先是要思想上的认可,才能有行动上的建设。只要愿意做,没有什么事是困难的。”而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理念冲突如何认识的问题,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所作的事实际上是异曲同工的,通识教育注重广度,专业教育注重厚度或深度,二者之间其实不应存在冲突,通识教育是基础,它会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这样的能力可以运用到专业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罗选民院长在听完曹教授的报告后,指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掌握通识知识的人会走在更多人前面,呼吁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培养思辨思维能力。

图:参会老师(卜朝晖教授)现场提问

图:参会同学现场提问





上一条:介子学术讲坛|第三十三讲“歌中自有言如玉,歌中自有黄金句”下一条:介子学术讲坛|第三十一讲“作为图像的脸:物相所遮蔽的”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