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研究动态>> 正文

研究动态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高校外语跨学科骨干人才培养研习班在广西大学举办


一直以来,188金宝搏官网 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主动适应国家“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新需求。学院秉承学术引领、服务区域学生共同体的宗旨,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理念,积极推动新文科建设和传统外语专业升级改造,助力广西外语学科共同体发展。202278-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高校外语跨学科骨干人才培养研习班在188金宝搏官网 成功举办。为强化外语跨学科骨干人才培养,本届研习班邀请罗选民、杨保筠、张旭、李晓、邓联健、石平萍、王治国、彭程、邵青、秦爱玲等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作为主讲嘉宾,吸引了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北部湾大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30所高校的骨干教师前来交流学习。


F9980

(图:本届研习班现场)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黄景文为会议致开幕辞。黄景文副处长指出,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连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如今,外语学科建设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研究的战略转变,逐步要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从“异国视野”转变为“中国视野”,从而加强国际文化传播、讲述好中国故事。


9A549

(图:黄景文副处长)


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首先进行讲座,发言题目为大翻译与集体文化记忆:关于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思考。罗院长谈到,“大翻译”是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国家形象建构与文化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理念。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汤显祖的世界影响力,罗院长点明了构建起世界性集体文化记忆的重要性。文化记忆建立在经典之上,经典存在于阐释之上,阐释建立在理论的循环之上,经典、阐释与理论的循环,就催生了一个民族和一个集体的文化记忆。罗院长认为,推动文化记忆的形成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追求平等的学术话语权;三是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图:主讲专家罗选民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保筠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及其特点。杨教授指出,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以和平友好、内容广泛、双向交流和深入民间为特征。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官方交流急剧衰退乃至中断,民间交流占据了主流地位。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当代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以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为基础,以合作求发展。谈及如何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杨教授呼吁我们要了解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在充分利用广西地缘优势以发展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国家的关系过程中,全面理解和认识中国及广西与该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和现状。


(图:主讲专家杨保筠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则围绕他基于多语种大数据平台的东盟研究若干思考进行了发言。张教授认为,亚太地区之于我国的对外战略意义凸显,应当正确研判亚太各国对中国的看法,为涉亚太事务舆情与决策提供参考。充分了解亚太地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周边外宣工作,突破话语权困境。谈到信息技术发展对跨境信息整合的推动作用,张教授指出,新技术手段加快了中国和亚太地区的跨境信息流动,挖掘各类跨境信息资源,变无序信息为有序、有效信息,形成智力成果、体现决策价值。在面临政策机遇的情况下,亚太信息智库化发展潜力巨大。


1117FF

(图:主讲专家张旭教授)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石平萍教授分享了中美两国当代民族文学中的生态思想比较研究相关内容。石教授指出,生态批评是“对文学与物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在美国,生态批评已成为较成熟的学科体制,受到学术界的认可。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生态意识,石教授表明,其共同点在于都认为环境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整体存在,人的地方意识体现了人与环境的身体与情感联系。中美两国生态意识的不同点在于美国认为生态保护与社会正义是同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必须同时并举,不能把一方置于另一方之上;而在中国,生态危机是现代性的副产品,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本视域偏窄。


17025C

(图:主讲专家石平萍教授)


188金宝搏官网 彭程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国别与区域研究导论——近代中日关系史略述兼论其他。在彭教授看来,当前小语种教师正面临重重科研困境,随着“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国别与区域研究”成为小语种教师和部分英语教师的突破口。谈及研究选题,彭教授认为西学东渐是一大切入点,作为中国近代国家转型的推动者、近代西方文明在华的传播者,传教士对中国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相关研究十分重要。另外,近代医疗卫生史、社会史、交通史、军事史、政治史及法制史、教育史、新闻史等也能为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开展提供丰富研究议题



6D4AB

(图:主讲专家彭程教授)


南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晓教授就深度学习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多维研究这一题目进行了发言。在阐明“深度学习”内涵及其六种能力的基础上,李教授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课堂话语三个维度对大学英语的深度学习作了数据分析。据李教授所展示数据显示,深度学习能力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教学活动中,阅读课高阶思维“评价”、“创造”类活动及听力课“分析”类活动逐渐增多;教师课堂话语与学生课堂话语的深度学习数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李教授强调,在大学英语四十年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上,教师要致力于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并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


A43F2

(图:主讲专家李晓教授)


188金宝搏官网 东南亚语系助理教授秦爱玲博士的发言题目是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国别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秦老师先从概念、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发展历程等方面为在场听众详细介绍了区域国别研究相关理论。随后,秦老师分享了其两大科研项目,内容包括选题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谈及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秦老师认为188金宝搏官网 东南亚语系专业改革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二是完善本科生导师工作机制体制;三是本科生导师队伍科学组配与联动培养;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AF524

(图:主讲专家秦爱玲博士)


研习班第二天的课程在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王治国教授的讲座中拉开帷幕,讲座题目为少数民族史诗翻译的媒介融合与多模态景观。王教授认为,少数民族史诗翻译研究“风景独好”得益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BRI)、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以及人们筑牢中华多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强烈。基于民族史诗外译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王教授认为学界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继续重视民族典籍翻译研究,推动学科发展;打造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学术团队与交流平台,鼓励协同创新;拓展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提升民族类刊物的影响力;建设民族典籍翻译语料库;加强跨学科研究。


126B20

(图:主讲专家王治国教授)


188金宝搏官网 邵青副教授从自身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宝贵经验出发,主要针对SSCI与国际类核心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于研究选题、期刊选择和投稿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邵老师强调关注学科热点和确保写文章时间集中的重要性,认为应在所研究议题流行时间段投稿。谈到期刊的选择,邵老师主张考虑意向投稿期刊的读者群及其编委会地域分布。关于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邵老师从期刊分区和自身总结反馈两方面给出了实际建议。


(图:主讲专家邵青副教授)


188金宝搏官网 邓联健教授用张江强制阐释框架来分析具体研究案例,说明了何为“强制阐释”及其造成学术乌龙的成因。邓教授指出,强制阐释是指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潜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文学批评实践中对文学文本的强制阐释极为普遍,甚至为常态。强制阐释以其一般性形态,普遍存在于人文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以Fang Lu的底本考证为例,邓教授认为该研究出现乌龙的原因在于其脱离文本事实进行臆测,结论轻率武断,学术自省严重缺失。因此,邓教授呼吁学术界摆脱西方学术的覆盖性影响,重建或确立学术主体性。


(图:主讲专家邓联健教授)


专题讲座结束后,发言专家和学员们进行了专题研讨会议,学员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讨论到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国外接受度,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时,罗选民教授表示,可以通过考察图书流通量以及查阅图书馆数据来获取古典文学作品的国外接受度;在中外文化交流面临逆差的情况下,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应从对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典籍入手。会上,一位学员真诚提出建议,希望广西大学依托广西教学的名声组建深度学习的教师训练营,并表达了自己对学术、教学方面的成长需求。


1075DC

(图:罗选民教授解答学员疑问)


最后,188金宝搏官网 科研副院长梁燕华教授为本届研习班致辞。梁教授表示,希望学员们今后能利用所学为广西外语学科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水平提高贡献力量,共同促进新时期广西外语学科共同体的发展。

会议结束后,在场学员对本届研习班的举办高度赞扬,他们纷纷表示,研习班既有侧重思想高度的演讲,又有侧重史料收集的案例研究,一系列讲座在实现理念导向的同时,对他们今后的学术和教学实践也起到了指引作用。更有学员真诚表达了希望西大今后能为区内骨干教师提供更多此类学习机会的深切愿望。


6438E


专家学者的讲座让大家受益良多、回味无穷,也为广西外语学科立足区域特色,加强国际文化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高校外语跨学科骨干人才培养研习班至此圆满结束。

/李抒洹

/于思林




上一条:翻译学科“译坛清音”学术沙龙第二期顺利开展下一条:研究生“好读书”沙龙第三讲暨外国语学院“经典阅读”学术沙龙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