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研究动态>> 正文

研究动态


中国东盟语言服务、翻译技术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顺利开幕


10月14日,中国-东盟语言服务、翻译技术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88金宝搏官网 开幕。本研讨会为2023年广西大学第一届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下设的分论坛之一,旨在开展面向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的语言、翻译和文化研究。来自广西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150余名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议题包括“面向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语言服务研究”“面向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翻译传译研究”“国别区域(东盟)研究”“东盟国家语言文化研究”“中外文明互鉴与翻译实践”“语言认知、多语实践与翻译技术”等。

1521B7

(与会全体嘉宾合影)

开幕式

14日下午,188金宝搏官网 研究生分管副院长白佳芳教授主持,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广西大学的办校历史和外国语学院的建设发展做简要介绍,并回顾中国—东盟合作的光辉历程,同时期盼本次论坛推动我校乃至中国东盟合作区域高质量语言服务和翻译技术取得更大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应对好挑战,把握住机遇,未来语言领域将是“人机共舞”的时代,人工智能必将服务于人类。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沈菲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正值“一带一路”10周年,恰逢其时,会议内容鲜明,紧扣实际,必将加强外事办公室与西大的合作以及中国和东盟的合作。

(188金宝搏官网 研究生分管副院长白佳芳教授主持开幕式)

2DF47

(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致辞)

1BCEE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致辞)


(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沈菲主任致辞)

圆桌论坛

开幕式后,以“中国—东盟背景下外语学科与人才培养建言”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随即开展。学者们轮流发言,各抒己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本次圆桌论坛达成普遍共识,即通过联盟让高校和企业真正联合起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同时,以国际合作交流为路径,推进国际交流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国际化视野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蓝图。

其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指出,搞语言研究必须要“守正创新”,既要有新的点子,又不能墨守成规,才能在语言服务和翻译领域有新的进展。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与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史晓东教授指出,在所谓“人工智能危机”的当下,语言领域的研究者也要吸收理工科知识,博采众长,成为“全能型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与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认为,语言不仅有工具属性与人文属性,更有“科学属性”。对语言的研究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罗永现教授提到,语言研究贵在坚持。他拿自身多年坚持写随笔的经历作为实例,鼓励各位厚积薄发,不断打磨自己。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在线学习研发中心主任洪化清教授认为当今的语言学科设置与配置也应当做到“文理结合”。例如由统计算法所构建的语言库,能极大改善翻译的速率与效率。

泰国西北大学副教授Rien Loveemongkol提到了他和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从孔子学院到《红楼梦》,他一直致力于中泰的文化交流,期冀两国在未来有更深入的互动与合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强调了现今新媒体传播在语言服务与翻译中的应用。他认为,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把握住这一环,是新时代语言领域的秘诀之一。

(与会嘉宾在圆桌论坛上发言)

主旨演讲

在由广西大学陈兵教授主持的主旨演讲环节,厦门大学史晓东教授以“从技术角度看ChatGPT对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影响”为题,指出当前势头正盛的人工智能语言项目ChatGPT给传统的语言服务与翻译技术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所用,更好的服务语言从业者。

22BDE

(厦门大学史晓东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至此,研讨会的首日议程顺利结束,主旨演讲和分组发言将于明日继续开展。据悉,本次学术研讨会秉承“一带一路”倡议精神,深入实施“深耕东盟、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为搭建开放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广西大学国际化及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C6DF6

(与会嘉宾合影)



上一条:中国—东盟语言服务、翻译技术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顺利举行下一条:188金宝搏官网 君武特聘教授裘小龙教授在法国波尔多文学节上致辞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