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新闻中心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专访|祁广谋教授:花开无忧 润物无声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在广西大学2023年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中,外国语学院祁广谋教授获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个称号对于祁教授来说可谓是实至名归。为展示祁教授独特的育人风采,学院特邀祁教授进行专访。

    祁广谋,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主编词典4部、教科书2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师者传道篇

    1.了解到您长期从事越南语翻译研究,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主攻这个方向,越南语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祁教授:“首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予我的这份殊荣,感谢这个活动。我也一直在想,我到底是给同学们做出了多大的努力,才得到老师们同学们的认可,可我觉得我其实做得还不够。我是非常感谢同学们,其实我们一直都是教学相长,互相成就,互相陪伴,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稳当。

    越南语吸引我的地方?其实很简单,我们学习任何一个专业,以现在的核心价值观里面来说,第一是爱国,第二是敬业。无论是什么专业,敬业都是对它的一种尊重。从中它流露的优美,你会去感受它,它蕴含的文化,你会去了解它。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越南语,通过我们的专业,去服务好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最大的吸引力,也就是服务力。驱使着我去享受它,敬畏它,传授它,交流它,让师生思想的火花燃起它的魅力,让学生将知识继续传承下去,这便是我觉得越南语吸引我的地方。”

    2.您在多年研究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比较印象深刻的困难?您又是如何突破的呢?

    祁教授:“其实,我一直都在遇到困难。比如:我们20年招收了第一届笔译硕士研究生,我们面临着没有系统的教材、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真是一个极大的困难。但无论是遇到了多大的难题,我们都要去克服它。如何把知识体系系统化,如何编写好这些概念性的内容?那么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从一个单词开始,带着同学们感受它的变化,从一个词语开始,带着同学们去透彻理解它,从一个汉越词开始,跨越汉越词对我们的制约。我想这是责无旁贷的,应该去改变它,克服它。我在想有困难才是对的,没困难反而不对,无论是科研还是学习,我们都会遇到拦路虎,那我们就一一对应地去解决,这样我也才能挺直腰板,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有所作为,这便是我所崇尚的一种责任担当,我想对社会的贡献就是从这些之中产生出来的,也是科研的一个驱动吧。”

    3.在科研与生活中您有什么长期保持的习惯吗?

    祁教授:“这个问题相当好玩的,也就是在问科研与生活是不是会脱节?你看老师的头发其实还蛮黑的吧?

    其实,科研与生活两者是相通的,把科研融入生活里面,把生活的感悟融入科研,这样就打通了它们俩的关节。科研,比如说我从事的这个教育的行业,实际上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围绕这个职业展开。平时读一些经典名著,可以转换一下,比如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我可以读越南语版,这样两者便结合起来,在读越南语版的唐诗宋词,我就能感受到他们当中的汉学精神。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你也会感受到越南人其实是吃透了这个唐诗,他们用最接近自然的民族语言把唐诗所蕴含的文化表达出来,甚至有时我是动手翻译的,在两门语言中相互校对,让我更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科研是会占用一定的时间,那么我是如何来调整这个时间呢?比如说我读书读累了,那我就出去跑一圈,把自己调节回来。那我们的越南语其实是需要具备几种素质的,家国情怀、是科学思维、勤奋精神、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是必须的,我们站在这个国土上,需要去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传承我们的家风,不然我们怎么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也在无形之中将科研融入的生活,生活反馈科研,两者相互成就。那我们看书也可以看着看着换双语的,读者说,我们有灵感,那就可以写作,把它翻译出来,逐渐地,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融入自己的血液当中,那么一不留神,灵感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创作,这样的转换让我很是享受,也许这便是科研与生活吧。”

    96DCB

    (图为祁教授谈科研与生活)

    学生有惑篇

    1.祁教授您好,请问在无法出国留学的情况下,该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越南语听力以及口语水平?

    祁教授:“这是一个相当好的问题。从客观条件来说,第一,我们是有校企合作,每年都会派外教过来,语言氛围也在慢慢地打造出来。第二,我们的师资力量,我们这几位越南语老师,越南语口语能力都是杠杠的,在基础教学方面,口译方面,都是获得过各类大奖,从每年的全国越南语演讲比赛成绩也可以看出,我们教师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第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就是我们的学生跟着老师去学,与外教进行交流,在这些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越南语能力。

    从主观条件来说,那就是自己的努力。第一个方法是朗读经典,这也是我一直保留的习惯,把经典的诗词歌赋进行朗读与背诵,积少成多,也便能脱口而出,口语的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第二是对物演讲,你可以对植物,对你的同学进行交流,纠查出自己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当然,学习语言都是会遇到一些障碍的,可不要打击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就好。第三是多听电台,培养自己的语言环境与语感,总结就是把积极性发挥出来,合力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

    2.祁教授您好,在研究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学术思维呢?

    祁教授:“这个问题我非常喜欢,我们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是蛮强大的,每一个老师都有独属于他的学术思维,跟着自己的导师进行一个正规的学术思维培训。第一要素是多读书,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地去了解,这便是一个学术思维。再者,我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对于一篇文献,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鉴别的,那么思辨力,阅读力也就从这里产生,帮助你更好的去解剖这篇文章的内涵,把你的知识框架慢慢融入阅读当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成自己的学术思维。这不就出来了吗?”

    3.祁教授您好,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是应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还是应该研究目前的热门方向呢?

    祁教授:“这是一个选择题,首先来说,我是主张发扬保护好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因为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扬长避短,而我们的兴趣便是我们的长处。其次,这个热门方向呢,并不是跟风,而我们需要先掂量一下自己,考虑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否能心无旁骛地投入精力进去?如果你只是盲目地一窝蜂地投入进去,专长又不在这里,全国这么多优秀学子,你如何去超越别人?需要把握好一个辩证点,就是对自己清晰的认知。那如果说你的研究方向跟这个热门方向比较接近,那你便可以兼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守正创新。”

    4. 请问祁教授如何看待疫情开放后给越南语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呢?

    祁教授:“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它涉及社会背景。就目前来看,两国的关系是正在拓宽的,两国领导人的交往也是顺畅的。从我们以往就业率考研率来看,形势是一片欣欣向荣。其次,我们具有区位的优势,国家的发展以及东盟的发展,都是需要我们越南语方面的人才。那么,首先就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毕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大家都放心,机遇会来临,挑战便能克服它,学好自己的专业,任何事情都一样。”

    (图为祁教授为学生解惑)



    文/殷玉娇

    图/夏邹冬菲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召开学科建设与发展建言会议下一条:大学外语系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交流会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讨会”

    关闭

    Baidu
    map